【记者 陈也贺/台北 报导】国民健康署举办『银领新时尚 银养创新料理竞赛』,从学生、专业厨师到小区阿嬷共193队好手参与,设计易于咀嚼、兼具营养均衡的餐点,展现了对长者饮食的关心。透过跨世代的交流与合作,让长辈们能享用美味又健康的餐点,也提升了社会对银发族饮食的重视。
质地调整、健康均衡,满足长辈味蕾
根据国民健康署106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7成以上长者有缺牙问题,6成以上因牙齿状况、咀嚼或吞咽问题而必须限制进食种类1。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表示本次竞赛特别针对高龄者的需求,将质地调整饮食及健康均衡概念纳入评分标准,希望参赛者从食材的挑选、切割烹煮技巧的改变…等,设计出让长辈咬得动、吃得下的美味餐点,同时也增进民众对质地调整饮食的认知及对长辈的关心。
竞赛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参赛者,从七八十岁的小区阿嬷到年轻的校园高中生、大专生和专业的饭店大厨报名同场较劲。年长参赛者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料理智慧,与年轻人一起展示银龄饮食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体现了饮食文化在不同世代之间的传承与交流。
跨世代同台竞技 银龄饮食无界限
专业组蔡先生、章先生表示,一开始只是抱着完成公司交办工作的态度来参加,但在了解长辈的饮食需求后,觉得这件事的极具意义,经过一次次调整及磨合,终于理解彼此专业的差异,将厨师擅长的色香味专业,与营养师重视的营养均衡结合,透过质地的改变,设计出让长辈容易入口的餐点。

校园组的苏同学、何同学看到家中阿嬷随着年纪增长,逐渐出现饮食困难的情形,所以在得知本次比赛时特别有感。为了做出让阿嬷容易咬的软质饮食,不断反复试做,并请阿嬷、妈妈帮忙品尝,过程中不但增进祖孙间的感情,当看到阿嬷开心地享用时,更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很值得。

来自苗栗的社会组76岁林小姐、75岁江小姐,是年纪最大的一组参赛者,因受小区营养师的鼓励而投入本次竞赛。在与营养师讨论后,决定运用在地食材火龙果入菜,设计一道口味清爽而美味的餐点。决赛当日虽然收到许多人的加油打气,但由于过于专注料理,还差点超过比赛截止时间。对于能够入围得奖非常开心,觉得自己老当益壮,厨艺不输年轻人。

跨单位共创银养饮食新时代 打造长辈幸福餐桌
从点心小吃到国宴料理,参与队伍展现高超厨艺和无限创意,更了解营养对长辈们的重要及每份餐点所代表的意义。未来国民健康署将继续与跨单位合作推动『质地调整饮食』,提升社会各界对于高龄长者饮食的重视,营造长辈天天吃得下,吃得开心的银养饮食新方向。
国民健康署举办『银领新时尚 银养创新料理竞赛』颁奖典礼大合照
来宾由左至右分别为(第一排座位区):
辅仁大学餐旅管理学系李青松系主任、
育达科技大学餐旅经营系张馨芸系主任、
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王怡晶资深研究员、
财团法人台北市开放空间文教基金会黄浩德执行长、
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
卫生福利部周志浩次长、
国民健康署小区健康组李嘉慧组长、
醒吾科技大学观光餐旅学院黄宝元院长、
台北城市科大民生学院萧静雅院长、
台湾厨艺美食协会何育任理事长
(照片国民健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