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也贺/台北 报导】癌症存活率提升,提供癌友更好的照护成为重要议题。响应『世界安宁日』,国民健康署持续推动癌症诊疗质量认证,并将安宁照护导入癌友照护之一环;进一步辅导医院建置癌症资源中心,并以家庭为中心、结合小区资源,让癌友及其家庭都获得完善的身心支持。
癌症资源中心14年有成 持续扩大癌友照护模式
2005年英国组织Help the Hospices(现为Hospice UK)提倡每年10月第2个星期六为『世界安宁日』,尔后世界安宁疗护联盟(World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Alliance,简称WHPCA)每年订定年度主题,邀请全球共同为安宁缓和疗护发声。今(113)年为10月12日,主题为『十年缓和照护路:我们做得如何?(Ten Years Since the Resolution: How are we doing?)』,藉以提升民众对安宁缓和疗护的认识。国民健康署因应癌友存活率逐年提升,自99年起辅导各医院建置癌症资源中心,积极提供癌友身心支持,并透过癌症诊疗质量认证将安宁照护导入癌友照护之一环。目前已有105家医院成立癌症资源中心,其中有67家医院通过癌症诊疗质量认证。国民健康署亦将持续推动以癌友家庭为中心、小区倡导慈悲关怀照护…等模式,让癌友于家庭、医院及小区中均能身心安适。
诊疗认证与资源中心 医院与小区提供支持
我国癌症已连续42年蝉联国人十大死因之首,因人口老化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态,导致癌症发生人数逐年增加。但根据国民健康署癌症登记数据显示,随着全球医疗科技的进步与国家癌症防治政策的落实,全国罹癌者5年存活率从94-98年的50.2%,提升到106-110年的62.1%,在癌友与癌共存时间拉长的同时,也显示『如何将癌友照护做得更好』已成为重要议题。
为提升癌友照护质量,国民健康署自97年开始推动『癌症诊疗质量认证』,目前全台共有67家医院通过认证,提供癌友症状控制,并依病况提供缓和照护或临终病人安宁照护。考虑癌友回归小区后仍需要相应支持,国民健康署自99年起补助医院成立癌症资源中心,至今已有105家医院参与。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表示,认证医院提供8成5以上癌症病人照护,而癌症资源中心服务量已累计150万人次,回归小区中的癌友则运用台湾癌症资源网『顾身体』、『找资源』、『顾心灵』、『放轻松』、『挺家属』、『保权益』之6大生活需求信息,让癌友获得更多元化服务的管道。
展望未来癌友照护 发展以家庭为中心模式
罹患癌症所需面对的身、心、灵与经济上的冲击,往往对癌友与家庭造成重大转变。为适时提供癌友及其家庭顺利度过抗癌之路,并维系家庭完整,国民健康署113年开始发展『以癌友家庭为中心之照护模式』,以医疗机构为出发点,连结小区资源评估及辅导模式,发挥关怀的量能,积极协助癌友回归小区,同时透过小区活动导正对癌症的概念,让小区民众能关注生命临终议题及了解慈悲关怀友善小区之理念,以利未来共同提供癌友与家属安心独立、自主的生活,呼应世界安宁日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