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第44届和45届东盟峰会及东盟系列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老挝作为在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之一人们对于老挝的峰会期待值不高。但老挝为了这次峰会也做好了准备,尽可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但这依然难掩这是一场一场原地踏步难有突破的聚会。
对于国际性峰会来说,东道主是能左右峰会整体主题和议程的关键力量,一般相对有想法的东道主对于峰会的主题是有强烈欲望的,但通过和老挝组织方的交流,他们认为峰会对于老挝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曝光机会,但是由于老挝对区域的整体影响力,他们的目标就是平稳且安全地把峰会举办成功即可。这是本届峰会从东道主层面分析来看,难有很大突破进展的理由之一。
其次,本届峰会举办的背景在纷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下举行的,世界有众多不确定性,这里有东盟自身的不确定性,也有国际大气候的不确定性,更有某些国家想要在东盟制造的杂音。
先说东盟自身,对于东盟而言,素有东盟最大国家的印尼从2月总统大选虽然结束了,但新总统要到10月20日才就任,本届峰会举办时,印尼的总统还是大家熟悉的佐科,这样长达8个多月的冗长的交接时间,让雅加达新一届政府的外交空间未有定论。这也对于东盟而言是不确定因素之一。
另外影响全球的美国总统大选,同样对东盟存在不确定性,今年参与老挝峰会的是即将卸任不再担任职务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因此可以说今年峰会的主要背景除了地区动荡以外,就是是华盛顿和雅加达的政治过渡尚未完成。
再说国际大环境,以色列烽火连天,俄乌冲突延宕,区域竞争加剧都是不稳定因素。而东盟并不愿意卷入这些冲突之中,而因为这些冲突,导致各国要想要在峰会之后达成联合声明,这其中的用字遣词就需要细细考究。要知道,越是谨慎,越体现全球政治陷入结构性矛盾的两极分化,也就越难达成有价值的共识。
另外,本届东盟峰会也存在某国不利于达成共识,维护周边和平环境的杂音因素。
近些年,从菲律宾总统小马克斯上台后,菲律宾重操中国南海议题开始叫嚣,不遗余力的破坏因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稳住的在中国南海的争议,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南海闹剧。虽然都被中国通过智慧搞得菲律宾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菲律宾并不肯罢休,通过众多国际场合与双边外交,视图利用东盟拉帮结派,而东盟各成员国并不愿意被菲律宾绑架,因此在中国南海议题上的分歧也让本次峰会在该议题上难有进展。
由于本次峰会的低预期,导致峰会还未召开,就有媒体把目光抛向2025年的东盟东道主马来西亚了,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已经公开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参与明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峰会,如果最终成行,这无疑是2025年的马来西亚的东盟峰会的一大突破。相比之下,这次峰会也就暗淡不少。
不管怎样,分析认为,本次东盟峰会能在变革环境下原地踏步,不出乱子,也是一种变相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