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伟龙/苗栗 报导】为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强化孩童的运算思维,实践大学社会责任,育达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与应用学士学位学程于日前举办『大学社会责任与运算思维教育融合计划』活动;此活动响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将运算思维教育融入小学课程,并强调大学与小区合作,实现教育永续发展。
育达科大姜玲凤助理教授表示,这次课程以运算思维融入教育为基础,以『鳄鱼肚子饿』为课程主题,透过游戏化教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并由科大学生担任教学助教,与小学生共同学习,不仅提升学生的运算思维与数字素养,还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实现『亲子共学』的效果。活动在造桥乡立图书馆举行,让图书馆成为小区与学校之间的重要联系点。

育达科大学生参与此类活动,除了传递知识外,也学习如何与小学生有效沟通,进一步提升教学成就感。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社会责任实践与跨领域合作的典范。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感谢造桥村长江昌华先生的引荐与支持,以及造桥乡立图书馆傅馆长永华先生的场地协助;让此次活动名额短时间内迅速爆满,并提供适当的场地,充分展现了地方小区对该计划的热情支持。当天,苗栗县造桥乡乡民代表巫翔裘先生也特别到场支持。活动参与者来自照南小学、造桥小学、锦水小学、谈文小学与新竹建功小学,体现了跨校与跨小区的协作模式。

育达科技大学物联网工程学士学位学程主任张鸿腾表示:『这次活动展示了大学与地方小区的合作典范。透过运算思维的教学,希望让学童开阔视野,并鼓励系上学生参与教学,累积实务经验与自信』。
校长吴菊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与促进知识共享。透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家长对科技素养的重视。育达科技大学将持续落实大学社会责任,为下一代培养必要的运算思维与数位素养』。

(照片育达科技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