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玄云/台东 报导】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于113年10月21日至11月8日在人文学院临风艺廊举办《边界之诗》师生联展,并于10月23日举办开幕茶会。此次展览以『边界』为核心意象,探索人与非人、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创作可能,透过诗性的艺术表现,触碰跨越认知的界限,展现儿文所持续在各领域绽放的蓬勃生命力。

展览缘起于儿文所陈韦希研究生与游佩芸所长的一次对谈。有感于所上创作人才济济,作品缺乏展出机会,陈韦希策展人提议举办师生联展,不仅能让创作被公开展示,更能促进师生交流,带动集体创作风气。游所长对此展现高度支持,并投入所上资源协助策展,也支持印证儿文所主张的『知行合一』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将学术研究与生活实践完美结合。

人文学院靳菱菱院长于展览开幕致词时阐述『边界』的多重意涵。她指出,边界不应被视为限制与阻隔,而是开创可能的起点。在这个数字时代,边界的定义不断被重塑,它既是一种区隔,也是连结的桥梁。透过艺术创作,得以在边界之上自由展现自我,探索人与世界的多重关系,并在这过程中留下独特的创作印记。学务长暨儿文所黄雅淳教授亦呼应:『边界带着一种模糊,它是创生的开始,充满生命力。』

展览特别以英文标题《Footprint on the Border》呈现边界上的足迹意象,并透过『师生共同创作』将其具象化。创作过程中,参展者先以滚筒、刷子、海绵在胚布上迭色,再让每位参与者将压克力颜料涂抹于脚底,在画布上舞动,让众人的脚印交织成展览的主视觉。展品涵盖绘画、文学创作、共同创作…等多元形式,不仅展现纯粹美感,更蕴含深厚的文学底蕴与艺术能量。

这场探索边界的艺术对话,见证儿文所师生跨领域的创作能量。适逢儿文所硕士生胡致莉以原创Podcast《榄仁妈妈说故事》荣获第59届广播金钟奖Podcast儿童节目奖,展现儿文所在新媒体领域的创新实力;游佩芸所长表示,胡致莉不仅展现个人创作才华,更以实际行动印证阅读与实践的教育理念,为儿童文学开创崭新格局。从实体展览到数字媒体,儿文所师生持续以创意与热情,谱写台湾儿童文学教育的动人篇章。

(照片国立台东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