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也贺/台北 报导】卫生福利部公布最新『111年癌症登记报告』,国人罹癌人数增加,肺癌连续2年为首位,大肠癌则排第2位。由于癌症初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让人忽略,政府目前提供5项免费癌症筛检服务,国民健康署提醒符合条件的国人应积极参加筛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111年癌症登记报告肺癌、大肠癌、乳癌排前3位
依据最新卫生福利部111年癌症登记报告,新发生癌症人数为13万293人,较110年增加8,531人,全癌症标准化发生率为每10万人口323.3人,较110年增加16.8人。111年全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为64岁,与110年相同,各主要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除了肺癌、皮肤癌及子宫体癌提早1岁,其余与110年相同。部分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较全癌症年龄中位数(64岁)早的癌别,口腔癌为59岁、子宫体癌为56岁、乳癌为57岁、甲状腺癌为50岁。十大癌症新发生人数(男女合计)依序为(1)肺癌(2)大肠癌(3)女性乳癌(4)肝癌(5)摄护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7)甲状腺癌(8)胃癌(9)皮肤癌(10)子宫体癌,与110年相比,除了(5)摄护腺癌(6)口腔癌(含口咽、下咽)序位互换、(10)子宫体癌与(11)胰脏癌序位互换(110年胰脏癌第10名),其余排序与110年相同。
111年十大癌症排序:男性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后1个名次、摄护腺癌前移2个名次,女性胃癌往后1个名次、子宫颈癌前移2个名次,其余与110年序位相同
111年男性新发癌症人数为6万7,299人,年龄标准化癌症发生率为每10万人口342.3人,较110年增加11.5人,男性标准化发生率顺位与110年相比较,原为第5位之摄护腺癌前移2个名次至第3位,口腔癌及肝癌各往后1个名次,其余序位与110年相同,111年依序为大肠癌、肺癌、摄护腺癌、口腔癌、肝癌、食道癌、胃癌、皮肤癌、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11年女性新发癌症人数为6万2,994人,年龄标准化癌症发生率每10万人口311.2人,较110年增加22.8人。女性标准化发生率顺位与110年相比较,原为第11位之子宫颈癌前移2个名次,胃癌下降1个名次(110年胃癌第9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第10名、子宫颈癌第11名),其余序位与110年相同,111年依序为乳癌、肺癌、大肠癌、甲状腺癌、子宫体癌、肝癌、卵巢癌、皮肤癌、子宫颈癌、胃癌。
食道癌、口腔癌标准化发生率男性分别为女性的12.5倍、9.9倍;口腔癌标准化发生率近年呈下降趋势
男性及女性十大癌症标准化发生率性别比差异较大的癌症别,男性食道癌与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标准化发生率分别为女性的12.5倍与9.9倍,研究指出嚼槟榔造成口腔癌的机率为未嚼者的28倍,吸烟造成口腔癌的机率为未吸烟者的18倍,嚼槟榔者罹患上消化道(口腔、咽、喉、食道)癌症风险,较不嚼槟榔者之风险增加5倍,若槟榔、烟、酒三者皆有使用习惯,罹患上呼吸消化道癌之风险更高达10.5倍。国民健康署提醒民众,戒除槟榔、烟、酒,可降低发生口腔癌前病变与癌症风险,而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检查,可提早发现口腔癌前病变,及时接受切片诊断与治疗,有效阻断癌前病变转变为癌症。

癌症初期无明显症状,留意身体异常及早就医诊治
目前国际间尚无实证建议对摄护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皮肤癌、子宫体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及卵巢癌的无症状者进行筛检。若民众察觉自身有以下异常症状,请务必就医并遵循医师指示,及早诊治。
※ 摄护腺癌:小便无力、频尿、急尿及夜尿等排尿症状或不明原因骨头疼痛。
※ 甲状腺癌:快速长大的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吞咽困难。
※ 胃癌:常见症状为恶心、胀气、消化不良、食欲差,伴随体重下降。
※ 皮肤癌:皮肤隆起硬块、溃疡;痣的颜色、大小发生变化。
※ 子宫体癌:停经后的出血、非经期的不正常的出血,包括:月经周期紊乱、长期持续性出血、月经长久不来后突然大量出血。
※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不明原因发烧38°C以上、6个月内体重减轻达10%、夜间盗汗、局部或全身如颈部、腋下、鼠蹊等表浅淋巴腺无痛性肿大。
※ 卵巢癌:下腹部肿块、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便秘。
由于癌症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容易让人忽略,若有常见癌症之异常症状,请务必就医并遵循医师指示,才能及早阻断已经发生变异的细胞进展为癌症或晚期癌症,以提升存活率。
※ 肺癌:持续咳嗽甚至恶化、痰带有血丝或咳血、呼吸急促并出现喘鸣声、持续胸痛且有恶化情形、声音沙哑、四肢关节疼痛、无预警体重下降食欲不振。
※ 大肠癌:血便、长期或慢性的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大便型态改变(变细、变水)、时常有便意感,总感觉粪便无法排空、贫血、疲劳、虚弱、脸色苍白等。
※ 乳癌:乳房发现硬块、分泌物、皮肤凹陷、皮肤红肿、腋下淋巴肿大、乳头凹陷、乳头湿疹或溃疡。
※ 肝癌:慢性B、C型肝炎、各种原因有肝硬化(明显肝纤维化)、习惯性饮酒、代谢症候群并肝功能异常。
※ 口腔癌:口腔内部或周围有肿胀、硬块、脱皮落屑、发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触痛、不明原因出血、口腔黏膜出现白斑或红斑、舌头活动度受阻、吞咽或咀嚼时感到困难或疼痛。
※ 子宫颈癌: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非经期之不正常的阴道出血、下腹部疼痛、性交后出血。
定期筛检可降低死亡率,『5癌筛检』不可少
依WHO及实证医学证明,五项癌症筛检(子宫颈抹片、乳房X光摄影、粪便潜血检查、口腔黏膜检查、肺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检查),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国民健康署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如下:
※ 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检查:对于有嚼槟榔或吸烟习惯的男性,可降低26%口腔癌死亡风险。
※ 粪便潜血检查:每2年1次检查可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并可减少29%的晚期大肠癌发生率。
※ 子宫颈抹片检查:可降低约70%子宫颈癌死亡率。
※ 乳房X光摄影检查:每2年1次乳房检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并可减少30%的晚期乳癌发生率。
※ 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检查(LDCT):依据国际研究实证,LDCT可降低重度吸烟者20%肺癌死亡率。
卫生福利部补助五癌筛检服务:
※ 口腔癌:30岁以上有嚼槟榔(含已戒槟榔)或吸烟之民众、18岁以上有嚼槟榔(含已戒槟榔)之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检查。
※ 大肠癌:50-74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检查。
※ 子宫颈癌:30岁以上妇女,每3年应至少接受1次子宫颈抹片检查。
※ 乳癌:45-69岁妇女、40-44岁二等血亲内曾罹患乳癌之妇女,每2年1次乳房摄影检查。
※ 肺癌: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烟史每2年1次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检查(LDCT)。
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提醒,符合癌症筛检条件的国人应积极参加筛检。民众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询前次检查时间,确认是否符合筛检资格,若要查询住家附近的癌症筛检活动或医疗院所信息,可透过全国癌症筛检活动暨医疗院所信息查询网站(https://escreening.hpa.gov.tw/Home)进行查询。筛检后若有疑似异常情形,务必要遵循医嘱进行追踪或确诊,避免延误病情,以达到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照片国民健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