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书玮/高雄 报导】台湾的偏乡与离岛地区长期以来面临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亟需更多医疗人力的投入。因此,卫生福利部推动『原住民族及离岛地区医事人员养成计划』这项政策专为解决偏乡、离岛的医疗需求而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在地的公费医事人员,更是维系偏乡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柱。义守大学获得卫生福利部『112-113年度补助养成计划在学公费生社群网络发展计划』的支持,并承办了期末成果分享会。本次活动以『张开隐形翅膀,飞向梦想』为主题,邀请了全台4所大学5个学系的14个跨校系小组参与,展示了创意与实践成果。

义守大学携手高雄医学大学、国立成功大学、慈济大学…等校,5学系包括重点科别公费生、养成公费生,以及一般生组成的14组学生社群,从今年初开始设立学生社群辅导平台,选择离岛或偏乡医疗单位公费医生进行实地采访,这项计划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医学知识,也强化了其人文关怀意识。在成果展示中,学生们除了讨论临床医疗议题外,还关注患者心理支持、弱势群体关怀…等面向,并分享了实作中的经验与反思。希望藉由此计划,帮助学子积极走出校园,深入小区及部落。透过关注当地居民的需求,启发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相关议题,促进师生与地方的互动与理解。

参与计划就读义守大学医学系大三的石葳表示,她是来自布农族的原住民,亲身体会到偏乡部落医疗资源的短缺,此次计划,是由义守大学医学系110级学生与原资中心胡哲豪主任合作,带领师生一同前往屏东玛家乡的三和村,协助公费医学生早日接触偏乡环境,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民俗,并与居民建立友好关系;她们为当地居民设计了浅显易懂的医学知识与卫生观念,希望能藉此普及偏乡地区医疗照护常识,实现医疗教育均等的精神。她相当感动,能够将所学回馈部落。

计划主持人、义守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梁正隆指出,台湾偏乡与离岛地区长期面临医疗资源的不足,面临的问题包括医师短缺、健康观念薄弱与交通不便,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学生们前往金门、澎湖、琉球、兰屿及高屏…等地,通过走访、卫教与田野调查,了解各地情况,并聆听居民心声。深入地方实地体验,感受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将所学回馈家乡,为改善偏乡医疗贡献力量。(照片义守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