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法水/新北 报导】在佛诞月的殊胜时节,佛教多媒体人才培训中心于5月24-25日假元亨寺台北讲堂,举办首届『光影说法』手机摄影工作坊,课程吸引全台10位法师与限额40位民众跨界共学。创办人会常法师强调:「法师们不再只是经卷的守护者,更要成为『指尖上的说法人』;过去记录法会只能拍流程,现在我们要教法师们学会捕捉信众眼中的感动瞬间,用影像建立道场品牌日志」、「佛教需要『会说故事的法师』!与其等待年轻人走进道场,不如让法师学会用镜头带佛法走进人群」。透过购置数十台专业设备与实战演练,学员们从构图到后制全程实操,现场宛如微型影像创作孵化基地。

金奖导演佛前庆生|擘划经典IP三部曲
中心主任陈正勋导演在课程首日度过意义非凡的生日,这位擅长将社会议题转译为诗意画面的名导,在理解会常法师推动佛教多媒体人才培训中心的初衷后,提出三大战略:
1.『寺院自媒体养成计划』,建立道场数字分身;
2.『经典IP现代化-故事弘法:将经典化作动人故事』用沉浸式叙事;
3.『生命教育巡回策展』,让佛理走进美术馆。
看着学员们热烈讨论社群经营技巧,他感性表示每位学员都很棒:『当生日蜡烛遇上佛前灯,袈裟不再只是布料,而是光阴织就的勋章、是流动的慈悲,每个画面都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光影导师团成军|四大心法译码数字弘法
师资阵容被称为『数位弘法先锋队』:会常法师──推动全额补助机制,破除学习藩篱;陈正勋导演传授『情感共鸣拍摄法』;李浚彤助教指导『动态瞬间捕捉术』;张郁汝助教演示『光影叙事方程式』。学员惊喜发现「原来手机就是现代『法器』」手机竟能拍出千万大片,从寺院建筑的光影变化、晨钟暮鼓到佛前供花、法会现场的微表情特写,处处验证『好内容自带流量』的现代传播法则;连落叶飘下的弧度,都是佛祖在教构图!

五重观照教学法|从视觉修行让作品自带流量密码
课程解密影像创作核心五大心法,摄影看见世界的温柔:观察的艺术、耳朵的创作、守门人的角色、要有好奇心、多走多看多拍。
日本摄影家石内都透过《1947》系列,在中年女性手足皱折中展现『缺陷美学』的市场潜力;盲摄大师李娜以声波构图展现『无相之相』,这些案例启发学员创作出殿堂级的禅意影像……。学员经分组后实际于寺院进行主题拍摄,兴奋地表示:『这些充满禅意的作品,根本是现成的社群爆款素材!』绕佛塔108圈,每一步都是『步步生莲』的时空迭影,连殿前鸽翼开阖的刹那都充满禅机。

菩提学圈永续计划|从共学到共创的护法工程
工作坊设计处处体现『悲智双运』学习者优先理念:每日量额温、备防疫物资,实践『护生即护法』悲愿;保证金全退制度提升完课率、远距学员享有住宿支持、课间首创设备共享系统免费提供实战操练破除资源门坎……;『每个按下快门的瞬间,都是在为寺院创造数位资产。』这场跨界学习实验,正为宗教场域开创前所未有的传播可能!

结业式上,多组学员相约用镜头改写大众对宗教场所的刻板印象:『从佛龛光影到法会纪实,这些视觉资产可发展AR佛寺导览、NFT数字供花……等创新应用。』更期待佛教多媒体人才培训中心能在未来开设『禅风短影音』、『元宇宙策展』…….等进阶课程,让菩提学圈永续流转,成就『以镜为舟VS.渡众无倦』的当代弘法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