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玄云/台东 报导】由台东县政府文化处主办的南岛文化学术论坛,今天在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举行。这次论坛广邀各领域的学者专家、在地原住民族族人,将南岛文化与原住民文化,从许多面相呈现。透过让关心南岛议题的人们聚集,集思广义、相互激荡,以促成产官学民的对话,共同寻找台东与世界南岛社群间的未来可能性,让南岛议题不再停留于学者论述之间,可以走入大众的视野,并开展更具体的社会行动方案与前瞻政策。
台东县文化处处长李吉崇提到,县府在发扬南岛文化与原住民族文化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县府也推动南岛政策,促成南岛文化岛屿间的交流。而为了让南岛的议题可以跳脱同温层,被大众认识,『所以我们举办许多活动,有视觉艺术、音乐驻村、论坛,希望成为一个沟通平台,让有兴趣的人一起参与,一起贡献』。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蔡政良表示,史前馆除了承载着史前文化考古的成果,也是民族学、人类学的基地;而考古,是南岛文化的重要关键连结,『我们正在踏出去的行动当中,博物馆也参与在大家的行动里』,因此论坛也可以成为行动的一环,『我们用开放的心态聚合起来,以此组成台湾特别的文化调性』。

两日的论坛,规划了两场专题演讲、四场主题论坛与两场综合座谈,分别从地方创生、艺术与文化发展、考古学及语言学、世界南岛社群…等角度,聚合各面向与领域成果的累积,并营造对话空间,用开放的视野,看见台东与世界南岛连结的未来可能。
上午的专题演讲,猎人学校创办人亚荣隆.撒可努,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出发,分享今年在太平洋艺术节期间,有许多南岛民族间的相遇与互动,这之中也有不同的故事发生;而人与人透过物质交流,便能看见其中所蕴含的力量,与不同的文化精神。除了器物,文字也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展现,孙大川教授延伸物质文化的力量与精神主题,以山海文化杂志社创办经验,引述文字能让更多人听见原住民的声音、看见物质文化背后的涵义,响应亚荣隆.撒可努的分享。
论坛开幕式中,杵音文化艺术团带来演出,用充满情感与传统智慧的歌谣吟唱拉开论坛的序幕,也展现台东多元的文化色彩。

论坛会场布置也别出心裁,中华花艺协会跳脱传统布置手法,以深浅花色呈现南岛文化发展的历程。最初红紫藏青的花色,象征古物深埋地下幽黑暗土,随着出土萌开,花色转为鲜粉微绿,进而在台东这块片土地受到关注,犹如『天堂鸟』花形姿态翱翔于史前文化博物馆。(照片台东县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