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慎大伟/基隆 报导】『那时我原本以为要去香港,却发现抵达的码头是基隆……,于是就此落脚在基隆!』这是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今年乐龄学习中心与果陀文创合作的乐龄故事班课程,83岁王奶奶在课程中述说着她儿时跟着家人搭船,当时小小年纪腰部绑了许多黄金,一路跟着船只来到了台湾的故事。这些故事透过课程与老师的带领后,长者说出来的故事变得更有画面也再现当时的历史与背景,海科馆今年培训了一批会说故事的爷爷奶奶。

近期这群活化历史故事班的爷爷奶奶在海科馆的安排与果陀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基隆市八斗小学,长辈们分享了他们的故事,透过一来一往的生命故事、问答和交流,不但拉近跨世代的距离,也经由互动与故事交流,展开了代间学习及厘清了不同世代存在心中的刻板印象,对『老』的印象有不一样的感受与翻转。

今年海科馆乐龄学习中心成立即结合果陀文创开办了『活化历史-乐龄拾忆话聚-爷奶说故事班』,经由乐龄故事班的课程爷爷奶奶说着他们曾经的故事,不但培训了他们述说故事的能力也让故事变的更好听与更有趣。这次进校说故事的长者小朋友各称他们为大美女奶奶、微笑奶奶、真会吃奶奶与彩虹奶奶,以及帅到无法想象的凌大爷爷…等。大美女奶奶配合故事情节示范当年基隆庙口摊位摊商的准备动作,同学们激动的举手抢答仍猜不出故事中的内容,因为这群同学没有看过当年在基隆庙口夜市卖蛇汤的摊位与挂在摊架上取蛇皮的画面。

亲自带领这次课程的蔡樱茹老师,也是果陀文创活化历史项目总监,她提到活化历史也同时向跨世代的对象以故事传达和展示爷爷奶奶当年的生活样态,透过一来一往的生命故事、问答和交流,拉近跨世代的距离,并尝试厘清各个世代心中的刻板印象。活化历史不但活化了爷爷奶奶记忆深处曾经的故事画面,也在乐龄故事班准备过程中,让50多岁到80多岁的同学们成为了朋友,想起了许多已经忘记的事情,生命故事就在叙述之中被整合起来,生命似乎也有了更完整的画面与意义。

活化历史(History Alive)由专业人带领透过戏剧元素,引导长者和小学生透过故事分享、互动与沟通,在说故事与听故事交流中,上一个世代的历史一点一滴被传承。这个在美国被行之有年的方案,2003年由新光人寿慈善基金会引进,并于2005年邀请果陀剧场合作与前往美国受训后研拟出符合台湾民情需求的执行计划,这次海科馆经由乐龄学习中心与果陀文创合作,引进这套方案希望让年长者经由活动与课程设计,除了能活化大脑回路与整合学习外,经由故事呈演与代间学习的实作,同时可以把特有的文化与历史传承和被下一代认识,以及促进世代共融与了解的机会。

参加这次活化历史故事班的乐龄学员曾奶奶提到,老故事很有趣,但没有经过老师的指导,在讲这些过往时可能会变成被人嫌的题材,就如台语有人会说『串讲讲过去,那是啥?!』可是经过学习也有了引导,就会有发酵的感觉。也让自己回味起以前好多好多的小故事,能够自我盘点人生,真的回味无穷,也收获满满。

海科馆说明,每位乐龄长辈的生命里都有记忆深刻的过往与故事,海科馆乐龄进校说故事,也让小学生体验不一样的学习,他们的反应极为热烈并期待能再有机会听爷爷奶奶再说一些老故事,这次进校参与说故事的乐龄爷爷奶奶满心欢喜并获肯定,能将学到的能够实践、付出与服务,也是这群爷爷奶奶学习的乐趣与感觉有意义和具有价值。海科馆设立海科乐龄学习中心希望打造快乐的乐龄、成功的乐龄、服务的乐龄以及具有生产力的乐龄!

(照片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