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玄云/台东 报导】『湿地』具有分解污染物转化为生物的养分、营造生物栖地的功能性,且湿地中的植物具有抓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碳储存其中,减少温室气体的能力。为了解台东湿地的碳汇功能,台东县环境保护局针对辖内太平溪人工湿地进行碳汇调查作业,经结果显示,该地区是一个碳汇(吸碳)湿地,每年可吸收等同于87.27公吨的二氧化碳,默默地为台东达成净零碳排的道路上夯实路基。

台东县政府表示,县府在实践2050净零碳排的路上一步一步扎实地走,除落实列管保护树木、规划绿色交通及旅游之外,亦针对台东县内湿地持续投注生态保育、环境维护及水质监测…等相关经费,今年度更办理太平溪人工湿地进行湿地碳汇调查作业,持续盘点台东县增汇、减碳管道,落实SDG 6净水与卫生以及SDG 16 陆域生态系保育…等永续发展指标。

台东县环保局指出,人工湿地除具污水处理效能外,亦具有生态栖地营造的功能,更是落实2050净零碳排目标的好伙伴,在过去的研究中,湿地因所处地域、环境、气候或功能性而有吸碳型湿地或是排碳型湿地,根据今年度湿地碳汇调查结果显示,邻近著名台东妈祖庙东海龙门天圣宫的太平溪下游及马偕医院的太平溪人工湿地属于碳汇型湿地,每年可吸收等同于87.27公吨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是一个有助于城市减碳的好伙伴。

环保局补充说明,这次的湿地碳汇调查为台东第一次进行湿地碳汇研究,具有十足的意义,未来也将持续争取相关经费,针对辖内人工湿地进行盘点,落实台东县净零碳排的目标。


(照片台东县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