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也贺/台北 报导】根据中央气象署气象天气预报数据显示,东北季风增强,今年第一波冷气团南下周三至周五各地天气偏冷,国民健康署呼吁民众需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和四肢的保护,并留意家中长辈处在低温或外出时是否有配戴、口罩、围巾、手套与袜子…等保暖配件。避免因为剧烈降温而对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
气温骤降和湿冷天气的交替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的风险。对于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龄长者…等高风险族群,必须更加谨慎防范低温引发的健康问题。除了保暖,国民健康署建议民众养成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定期量测血压,并且定期就医及避免不良习惯,以确保度过寒冬。
从起床到出门,掌握保暖与安全的3大关键秘诀:
1. 起床时的关键步骤:寒冷的清晨起床时,首先应提前准备好保暖衣物,放在容易取得的位置。起床后,先轻微活动四肢让身体暖和起来,再慢慢坐起,穿上保暖衣物,扶着床边稳步行走。记住「慢、热、起、穿、行」的口诀,避免过于急促动作,以免引发身体不适。
2. 出门前的穿搭建议:建议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内层选择较贴身的长袖衣物,外层选择较宽松且防水、防风的长版外套,不仅保暖,还能保持灵活活动,让身体更舒适。
3. 进门后的回暖方式:从寒冷户外进入室内后,应让身体逐步回暖,再洗热水澡,避免温差过大引发血管扩张,特别是对于血管弹性差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洗完澡后,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立刻进入较低温环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建议居家保持室内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国民健康署建议民众养成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定期量测血压,并且定期就医及避免不良习惯,以确保度过寒冬
透过这三大保暖秘诀,让大家能在寒冷的冬季里,保持温暖舒适,减少对心血管的负担。国民健康署吴昭军署长也提醒,低温或温度骤降都会造成血管收缩,容易使血压上升,在长者尤其明显,有服药的民众建议规律服药。(图国民健康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