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慎大伟/基隆 报导】潮境海湾在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与基隆市政府通力合作下,除了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外,也吸引许多海洋生物以long stay方式长期停留在望海巷潮境海湾,并经由海科馆水下摄影机的观察与纪录,再加上这三年来海科馆志工和潜客的观测发现每年稳定有超过15头以上的海龟出现在望海巷潮境海湾,海科馆研究人员更欣喜的纪录与观察其中有两头绿蠵龟:研究人员也分别为其命名大乖(TW02G0170)和小乖,它们每一年都会出现在潮境,推测应该已经longstay在望海巷潮境海湾,显然潮境海湾保育区的成效也是受到绿蠵龟所肯定。

海科馆研究人员说明,就海龟来看,不论是迁徙或是长期停留(long stay)均是海洋生态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尤其是绿蠵龟、赤蠵龟和玳瑁,它们会经历长途迁徙,从它们的觅食地到繁殖地往返数千公里。这种迁徙行为有助于保持它们的食物链位置和繁殖成功率。随着全球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科学家也观察到,某些海龟长期停留于特定地区的情况有所增加,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繁殖行为和生存机会。

例如,由于海洋温度上升,海龟的繁殖地和觅食地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迫使它们在特定地点长时间停留,寻找更适合的条件。此外,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问题也迫使海龟不得不在沿岸地区停留,避开危险的海域。虽然大部分的其他海龟还是把望海巷潮境海湾当成路过的一个点。但这两头海龟在潮境的long stay停留也显示,应该是潮境具有适合海龟生存的条件。

海科馆馆长陈素芬表示,潮境海湾保育区的成效有目共睹,尽管『long stay』现象反映出海洋环境的变化,促使海龟愿意长期停留于潮境海湾,这也同时提供给海科馆研究人员可深入研究它们行为和需求的机会。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海龟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并根据海龟的行为制定精确的保护措施。

例如,如何为海龟提供更多栖息空间,并限制过度捕捞和海洋垃圾的增加…等。更可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包括减少海洋污染、保护繁殖地和建立安全的迁徙廊道…等。让我们人类能够为海龟的未来创造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有机会让更多的海龟路过潮境,也有更多的海龟愿意longstay常住在望海巷潮境海湾。

(影像提供:贝克汉教练)